手机,大家总会谈及科技时尚的iPhone,包包,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高端奢华的Louis Vuitton,这些知名品牌强大的力量已经将“品牌标签”深深钉入了人们的脑海。
如今是一个品牌角逐的时代,同样优质的产品贴上不同品牌的标签就会产生巨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最直观地体现在价格和影响力上。
罗孚(ROVER)曾经是英国汽车工业的旗帜,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典迭出,载誉无数,成为当之无愧的“英国汽车工业教父”,著名的路虎(LAND ROVER)就曾是它旗下的子品牌。不过由于政策的变动,英国汽车工业受到极大影响,盛极一时的劳斯莱斯(Rolls-Royce)、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等一众品牌纷纷被其他汽车厂家并购,罗孚(ROVER)也不例外。
进入21世纪,罗孚(ROVER)核心技术及制造设备被中国上汽集团分次收购,而最重要的品牌商标却被福特纳入囊中。失去“金字招牌”的上汽为了将罗孚(ROVER)的品牌价值发挥到最大,基于原品牌LOGO推出了英文发音、外观设计方面极为相近的全新品牌——荣威(ROEWE)。
不过,正如人们所知,荣威(ROEWE)汽车完全没有获得和罗孚(ROVER)一样的影响力和市场效应,其售卖价格更是相差甚远,这种现象直接体现了新晋品牌与百年名牌的巨大差距。
如果说荣威是中国人收购洋品牌不成而自行开创自有品牌的结果,那么中国人的品牌落入洋人之手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快消品行业的中华牙膏创立于1954年,以其优良的品质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口碑和高端的形象。1994年,联合利华集团“租用”了“中华牙膏”商标,而后这一国货名牌被逐步雪藏,经过中方多番交涉后中华牙膏才得以“复出”,但却依然改变不了它被逐渐降格为中低端品牌的命运。
很多品牌在发展的过程都充满坎坷,而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却又不尽相同。有的新牌因缺少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前进的道路上踽踽难行,有的老牌因被巨头并购而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和内涵......这样的例子在如今品牌林立的商业社会屡见不鲜。
拥有“贴地飞行”美誉的萨博(SAAB)汽车被通用收购后逐步丧失品牌精髓,终难逃过破产的命运;由“奢侈品眼镜幕后功臣”打造的德文公爵(HERZOG)手工眼镜尽管系出名门,但与罗意威(LOEWE)等老牌的同门师兄弟相比知之者甚少;包豪斯名表荣瀚宝星(JUNGHANS)代工厂改旗易帜推出的觅凡(MIES VAN DE ROHE)从设计到细节都下足了功夫,至今仍是一个“小众品牌”;曾经全国闻名的护肤品牌小护士((MININURSE)在被欧莱雅(L’OREAL)收购后近乎于被雪藏,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昔日代表“民族力量”的南孚(NANFU)电池名气传遍大江南北,被并购进美国吉列(Gillette)集团后很快萎靡,再也不能重现过去的辉煌。
荣威(ROEWE)也好,中华牙膏也罢,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犹如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保证产品拥有良好的品质有时并不是取胜的关键,商业战略与战术应用才显得更加重要。
建议不要直接引用图片,服务器会定期清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