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阿洛
初次听到单诗涵的名字,还以为是一个饱读诗书、温软如玉的女子,未曾想本人竟是一个身高178cm的帅气男人,人称“地质哥”。
地质哥,31岁,四川成都本地人,一个常年奔波于世界各地的优秀地质工程师,一个把旅行和摄影当作人生最大爱好、执着于在路上发现最美镜像的行摄者。
▲单诗涵作品,锦绣成都,2016
2006年,地质哥前往德国留学,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尼康D50,自此与摄影结缘。
因为在德国有条件淘到一些好的二手胶片机,地质哥便一边用尼康D50拍着数码,一边用各处淘来的胶片机拍着胶片,全身心都在琢磨着如何用手中的器材去拍出好的作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沦为了完完全全的“器材党”。
▲单诗涵作品,城市黑白,2016
直到2010年,地质哥才从胶片的魅力中抽离出来,第一次开始认真地研究起后期,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行摄之旅。
与很多定位明确的摄影师不同,地质哥既不会像风光摄影师那样起早贪黑捕景,也不会像街拍摄影师那样为了关键性镜头而驻守街头,当然更不会为了利益去接棚拍等商业性内容。地质哥拍的所有照片,都发生在路上。
▲单诗涵作品,新西兰牧羊人教堂星空,2013
不管是出差的路上,还是旅行的路上,地质哥捕捉着在那个瞬间撩动了他的视觉、感觉、心跳的光影、建筑、风景、人物,他拍的所有人像都是环境人像,所有风景都是旅途中的风景,所有的人文也都是旅途中偶然碰到的人文。
▲单诗涵作品,离天堂最近的人们,2012于青海
因为地质哥喜欢的摄影,是能够帮助他留下旅程回忆,即使多年后再来翻看,也能立马再现当时拍摄情绪的摄影。这样的作品,是会跟自己的内心产生真正联结的,也是还原了镜头面前的一切事物真实样貌的作品。
▲单诗涵作品,京都金阁寺,2016
当你将自己的想法和坚持融入了作品之中,你的作品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地质哥的作品风格,就是充满回忆,再现旅程。
迄今为止,地质哥远行了多个国家及地区,足迹遍布德国、奥地利、新加坡、马尔代夫、日本、泰国、巴基斯坦、香港等地,使用的摄影器材,也变成了一台nikonD810,一台索尼黑卡5,还有一台大疆mavic无人机。
▲单诗涵作品,奥地利哈尔施塔特,2012
▲单诗涵作品,香港侧鱼涌,2015
时间在变,走过的地方在变,然而依旧不变的是对摄影对旅行的热爱。
享受行摄乐趣的地质哥,幸运地遇到了同样热爱旅行的妻子,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宝贝儿子,于是他的镜头里,从此多了挚爱家人的身影。用心爱的镜头记录最爱的人最美的时刻,是这个巨蟹座男人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
▲单诗涵作品,成都白岩寺人像,2012
▲单诗涵作品,新西兰人像,2012
▲单诗涵作品,陪你看夕阳,2012于泰国苏梅岛
在每一次旅途中,总会看到全新的景色,发生你未曾预料到的故事,留下独一无二的影像。
就像在圣托里尼在imerovigili小镇上,地质哥用无人机拍摄日出,却无意间拍到了悬崖边的一座疑似小教堂的白色建筑,傍晚时与妻子一路翻山寻去,结果真的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拍摄地,在那座少有人问津的小教堂拍摄到了圣托里尼最美的日落。
▲单诗涵作品,圣托里尼航拍,2016
▲单诗涵作品,悬崖边的教堂,2016于圣托里尼
这就是行摄带来的乐趣,也是让地质哥一直着迷于此的原因。如今已是getty images moment及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的地质哥,已然成为了大多数人羡慕的那种,将爱好做出了成绩的人。
然而,虽然在摄影比赛中屡屡获奖,地质哥也并未想过成为一名专职摄影师。他如热爱摄影一般热爱自己地质工程师的工作,他喜欢这种工程师兼摄影师的双重身份,喜欢用这两种截然不同又有交叉的身份,去探索、认识这个广袤的大千世界。
▲单诗涵作品,雅典卫城航拍,2016
作为一名地质工程师,总会去到很多偏远的地方考察,翻山越岭自不必说,有时遇到恶劣天气也要一往无前。就在这寻常的工作中,地质哥用他的镜头记录了一幕幕不平凡的场景,让更多的人在这光影之间切实感受到地质工作者的种种不易。
▲单诗涵作品,徒步登山,2014于西藏墨脱
▲单诗涵作品,地质小分队冒雨前行,2016于西藏林芝
因为工作,地质哥曾多次踏足中国西藏、川西等地。无论是米林静谧澄澈的海子,还是如调色盘一般的阿坝秋色,都让他忍不住按下了手中的快门。
▲单诗涵作品,阿坝秋色,2016
▲单诗涵作品,雅鲁藏布江摆渡人,2014于西藏米林
而在众多美景中,让地质哥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被称作“西藏的江南”的林芝。平均海拔仅为3100米的林芝地区,却有着美轮美奂之景,令人流连忘返。
▲单诗涵作品,鲁朗林海,2014于西藏林芝
说自己闲不住的地质哥,就这样用镜头,一点点地标记着自己曾行走过的路。
如今因工作需要长期往返于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和尼泊尔等地的他,依旧用其未曾变过的热爱行摄之心,继续在新的地方用镜头留下人生醉美的镜像回忆……
▲单诗涵作品,浪漫之路,2012于德国巴伐利亚
这样的精彩人生,应该就是大家所说的人生赢家了吧?!
声明
本文素材系采访对象授权西行驿站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转载合作请后台留言联系小编
【征稿启事】
号外!号外!
西行驿站征稿啦!
我们准备好了茶,
就差你的故事了!
投稿须知
我们需要你提供原创的文字、照片或视频素材,
稿件由西行驿站进行加工,会给素材提供者署名。
若被选中发表,会送上西行商城精美礼品一份。
投递邮箱: xxyzppfz@mail.sc157.com
邮件主题:【西行·××(栏目名)】投稿
邮件内容:姓名+手机号+号+素材
稿件请按以下栏目分类进行投稿,勿一稿多投。
【栖居】西部最特色的民宿,给旅者最好的归宿。
【造物】西部的民族手工艺,传承弘扬永不止息。
【行者】爱出发爱流浪的你,传递正能量的人生。
【启程】一次有意思的旅程,一个最有用的攻略。
【饮馔】舌尖上的西部美味,分享你的吃货心得。
【留影】相机里的每次定格,都是你对美的执念。
【视界】西部美景航拍视频,展示不一样的西部。
我们在西行驿站,等你一路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