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开春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和上司大闹一场,然后便毅然决然的辞去了工作,正好闲来无事,新东家入职时间也还尚早,于是就和好友谋划了一场自驾旅行。之前听说在西藏阿里流传这一句人尽皆知的歌谣:“这里的土地如此荒芜,而通往它的门径如此之高,以至于只有最亲密的朋友和最深刻的敌人才会前来探望我们?!庇谑?,心生神往的一行五人驾着三台越野车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去阿里有两条路线,一条南线,一条北线,南线是大多数游客的必经之路,一路宽广辽阔的油柏路,两侧郁郁葱葱的灌木林,以及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域高原,都有一番别样的景致。但是不愿意“随波逐流”的我们一致选择了走一段布满了碎石和荆棘的北线,然后再上油路,这或许是自驾游的优势吧,可以随性一些。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那么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阿里恐怕就是屋脊之巅,这里地形独特,人烟稀少、湖泊星罗满布,还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野生动物在恣意行走。
北线固然有一番奇妙的景象,但是路况很差,许多地方是无人区,有时候要跑上个大半天才能遇到人家借宿,而且必须小心翼翼的驾驶,因为只要出现一点偏差,恐怕就要真的迷失在此地了。于是我们每一台车上都放了4个油桶,还有大量的矿泉水,压缩饼干,朋友不放心,还特地聘请了一位当地的导游为我们全程带路。
3月18日早上,我们在拉萨睡了一个美美的觉,趁着熹微的晨光就出发了。走了大半天,绕过了珠穆拉玛峰,循迹着北线就一路向前了。北线和传闻中所说的一样,放眼望去尽是无尽的沙漠、碎石、看不到一点绿色,时值春季,但是整座山都是光秃秃的,河道也几乎干枯。路?那只不过是被车轮压出来的印记。
自己选择的路就要坚持走下去,一路上,我们故意放慢了车速,但是因为满地碎石的缘故车身依然摇摆不定,但所幸没有人晕车,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越野的经历吧。
无人区的越野之行并不单调,汽车每行百公里都能领略到一番别样的景致,众目远眺,土林丘壑纵横交错,错落有致,跌宕起伏,犹如波涛,又似骇浪,连绵数千里向着远方翻涌而却,让我们震撼不已,导游大哥说:“只有敢于探险的人才有机会领略到这些油路上看不见的景致。”
继续向前,我们驶入了普兰到札达之间的路段,时至下午,我们想在晚上到札达落脚,于是加快了速度,据说这条路以前曾是一个50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经过数万年的地壳运动和风化剥蚀才形成了如今多模样,我们的车在土林丘壑迂回前行,仿佛穿梭在一个神奇的历史迷宫,周尽是些巍巍森严、高耸林立的土筑古堡。
札达县已经近在咫尺,但是我们却准备停车在象泉河边小憩,被当地人成为“圣水”的象泉河像是这片土地上的“异类”,千年流淌,经久不衰,穿越过壮美的喜马拉雅山、横亘于荒寂的土林山原,成为了当地人生命的给养。
到达札达县夜幕已经降临,当地人热情的招待了我们,还呈上了可口的特色美食,我们仿若置身于荒漠中一片富饶的绿洲,尽情享受着生命最纯粹的礼遇,洗净了一天长途跋涉的疲惫,伴着阿里的夜色,安静的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