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非洲黑人们都纷纷表示来了中国才晒黑,这片神秘大陆已经被高温彻底征服。除了空调、Wifi和冰镇西瓜,“烈日灼心”的你还需要一份来自南极的清凉问候。
《南极料理人》这部电影,改编自曾经担任日本南极观测队厨师的西村淳根据自身经历创作而成的《有趣的南极料理人》。
影片讲述了本是海员厨师的西村淳(堺雅人饰演)阴差阳错,顶替他人被派到了冰天雪地的南极圆顶富士基地为七名考察队队员担任厨师。
可以说是南极版《炊事班的故事》了。
看看窗外的艳阳天,再回过头来看看屏幕前的这茫茫白雪,简直让人透心凉。
南极除了雪还是雪,所以队员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吃喝拉撒
借着研究“中国文化”的名义光明正大打麻将
和跟着录像带里只穿背心的小姐姐们做做操之外
就只有玩(kao)雪(cha)了。
会像这样只穿内裤光着膀子在冰天雪地里留下零下70度的纪念。
每天被这个大蒸笼牢牢罩住的菌菌表示也好想光着膀子在雪地里撒野一番~
当然,很有可能会被当神经病。
气象员考察的时候则需要捞几根30万年前凝结而成的巨型冰棍
留下这根冰棍让我来:可以舔整个夏天了。
还有像这样举着火把(其实是烤肉)在雪野里你追我赶的激情场面。
得空了,就把果酱洒在地面上画线围成棒球场。当然,在吃货的眼里,这就是可食用的纯天然沙冰。
突然觉得拿半个西瓜挖着吃都弱爆了,在南极挖土(雪)吃才是真正的强者啊。
尽管如此,在一无所有的南极,每个人感受最深的还是孤独和生活的乏味,吃饭就成了这淡如白开水一般的生活里添加的调味料,也成为联系八个寂寞老男人的情感纽带。
队员们看到中国菜时会一抢而空。
也会神情严肃、盛装以待吃西餐,来回应世界各地的基地对庆祝南极进入冬至模式的庆祝。
不过日常吃的最多的还是日本料理,性冷淡的风格可以说是炎炎夏日挽救食欲的最强者
干净清爽的小份菜肴精致而又下饭
凉凉的饭团更是解救了夏天一打开电饭锅就热气扑来的恐惧。
和日影中最经典的冷幽默搭配,瞬间降温10度。
比如众人得知前团队遗留下来了一批伊势海虾后,心情异常激动,强烈要求西村做成油炸大虾。
西村“刺身更好吃”的建议便飘散在茫茫雪野里……
结果当这盘巨大无比的大炸虾端上餐桌,大家纷纷傻了眼。
嗯,凝重的表情无一不在后悔着:果然还是做成刺身更好。
没办法,自己选的料理跪着也要吃完。
还有当西村问本想吃什么时,本说想吃厚厚的肉。于是西村神通广大地找来了一块巨型牛肉。
但是在沸点只有85℃,连拉面芯子都煮不熟的南极,烤熟这样一块肉难度可想而知,结果就出现了上图举着烤肉你追我赶的画面。
最后,当外焦里嫩的肉被呈到众人眼前时,本一愣,说“这可是在南极啊”
而一辈子不能没有拉面的气象学家在得知拉面吃完后,面如菜色,对着大如盘的帝王蟹甚至都无法下咽。
虽说在米面等主食缺乏的情况下,满地都是的帝王蟹就显得廉价了一些,可毕竟这是一只蟹腿都有一两肉的帝王蟹??!
菌菌表示一起组团去南极挖帝王蟹吧。
然后,夜深人静之时,他就敲开了西村的门,诉衷肠:
可是没有办法啊,碱水用完了。
在一番“碱水就是含有碳酸的水”的理科之光——本的提醒下,西村猛然醒悟,终于做出了手工拉面。
清汤打底,豚骨蔬菜、笋干作料,就是人生最大的满足了。
所以当另外两人跑过来兴奋地大叫着“有极光”时,众人抬头看了看他们,又低下头自顾自吃面,幽幽说一句:
“面不吃就凉了”
果然都是最高级别的吃货啊
一盘普普通通的炸鸡块更是泪点的引爆线。
因为随身携带的女儿掉的牙齿在队友打闹时不幸掉落,西村闷闷不乐,把自己关在房里,结果队友们自己做了一顿饭给他,其中就有炸鸡块,西村吃到时的表情如下:
内心OS:和自己经常嫌弃的妻子做的鸡块一样难吃啊。
可是,好怀念啊,这是家的味道,是用了心的味道。
用心烹饪料理几乎是每一部美食电影的永恒主题。不论生活有多糟糕,把料理人的心放进最简单的食物,那么在吃到食物的一瞬间,生活中的所有不快都能一扫而光,平凡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南极料理人》也不例外。
当众人从一开始渴望逃离到渐渐熟悉和习惯这片荒野之地,食物的缺乏、生活的不便都不能阻止西村用各种办法去料理已有的食材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吃到好吃的,那么每个人的脸上都会露出开心和幸福的表情。
吃,就是这么简单。
虽然最后还是免不了小小的鸡汤一把,不过在这颓丧的夏日,喝上一碗来自南极的冰镇鸡汤,好像又可以面对如骄阳般残酷的生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