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品联盟监测:网络化妆品市场有2成假货
"绝对正品","如假赔付","信誉保证",各大网站纷纷打出正品保真的承诺时,2成假货化妆品正在透过网络销售出来。"中国化妆品真品联盟"发布的首个《中国化妆品安全指数》显示的数据给整个美妆市场敲响警钟。据悉,这个报告由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质量万里行,及中国互联网协会等权威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聚美优品联合国内外100多家化妆品企业推出的中国化妆品真品联盟共同发布,这是中国首次发布化妆品安全指数报告。
美妆售价严重,10人9疑
该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度消费者主动获取化妆品信息为日均500万次,用户在网络上购买化妆品的行为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真品、正品依然是用户关注的热点,每10个消费者中就有9人对于化妆品真假问题产生质疑。而化妆品是否为正品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来自中国真品联盟防伪码查询追溯体系的数据显示,在该体系运营半年中,共计为2000万件商品粘贴防伪码,其中17.6万次用户对此进行了查询并得到了真品的验证。
在该指数中,根据100多个著名化妆品商公布的供应在中国互联网销售的总数量与实际销售数量相比,有超过2成的化妆品销售,业内人士进行统计正品、水货后发现这2成商品为假货。
在化妆品安全上,用户更加关注品牌官网及产品的相关搜索,这一指标,真品联盟公布的数据高达5.1%和4.8%。消费者在选购此类产品时更加信赖自身判断和产品了解程度,而非其他因素影响。除了对真品的关注,天然化妆品成为用户最喜爱的安全化妆品首选。
激素、铅汞威胁消费者健康
在真品联盟发布的报告中,来自深圳市中医院皮肤科的抽样数据显示,网络渠道购买的含有超标激素的化妆品导致过敏性皮炎,成为化妆品伤害的头号杀手。去年一年,每三个因为化妆品伤害导致病发的患者中激素过敏性皮炎就有一个。"这种病人的症状是脸色红肿,甚至可以如关公一样的面相,我们接到了很多这样的病人,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导致的"。深圳市中医院皮肤科杨玉峰主任表示。
在由于假货导致的化妆品伤害中,除了过敏外,因为铅、汞等重金属超标导致的色素沉积,脱皮也成为伤害女性美丽的第二大杀手,酒精超标破坏皮肤自有水质膜,导致皮肤变干,水杨酸使皮肤防御力变差分别列为皮肤的第三、第四号杀手。
杨玉峰主任告诉记者:"很多患者出现了化妆品伤害后,都不知道这是化妆品伤害,常常以为花粉过敏,或者误食食物等,往往延误治疗。而在这些化妆品伤害中,8成以上的患者是因为在网络上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导致的。"
假货不绝,依然是销售瓶颈
虽然在各大电商网站依然大力推出各种真品保证后,化妆品安全指数报告显示,用户依然最关心真品问题。来自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投诉部主任刘大平表示,虽然打假力度持续加大,但是还是有部分用户因为假货问题受到伤害。
来自兰芝美妆的负责人表示,真品联盟是从根本上用技术手段解决了化妆品真伪的追溯体系。真品联盟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质量万里行,及中国互联网协会等权威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聚美优品联合国内外100多家化妆品企业,共同推出中国化妆品真品联盟防伪码体系。据了解,防伪码采用了三重防伪技术,消费者刮开产品防伪标签涂层后,即可获得16位数的验证码,登录中国化妆品真品联盟官网,或者是该化妆品的品牌官网,都能一键式验证真伪。但是特别遗憾,现在只有很少的渠道贴有这种防伪码,如果有一天网络上销售的所有化妆品均有这样的防伪码,化妆品真品问题才能得到彻底的结局,用户的权益最终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