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理亚森纽克(Arseny Yatseniuk)(图右)会见欧盟能源委员长厄廷格(Guenther Oettinger) 图片来源:路透社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道,6月16日,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谈判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对欧洲来说是个很大打击,很可能导致东西欧两方自冷战以来的最大危机。
乌克兰一位接近谈判的消息人士透漏,这次欧洲经纪人会议只进行了一个小时,谈判“没有任何结果”,没有就新的会议时间达成任何协议。
据俄新社(RIA Novosti)报道,欧洲能源事务专员冈瑟·厄廷格(Guenther Oettinger)在返回在基辅酒店之后,与乌克兰总理阿尔谢尼·亚采纽克(Arseniy Yatsenyuk)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sprom)负责人进行了会面。
现在对乌克兰与大多数欧盟国家来说,最大问题是俄罗斯天然气供应是否会在6月16日六时期限到来时切断。
这是乌俄之间第三次“天然气战争”。2006年,俄乌之间爆发了第一次纷争。当时基辅发生了严重冬季起义,乌克兰摆脱了俄罗斯的掌控,俄罗斯将天然气价格提升近一倍。
乌克兰一半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并承担了欧洲15%的燃气运输。这种现状让欧洲能源事务专员厄廷格迫切想调节俄乌之间的争端,提供长期性解决方案。
在谈判中,基辅方面表示,如果俄罗斯同意将天然气价格从之前的每一千立方米485.5美元下调到326美元,他们就同意支付俄罗斯要求的19.5亿美元天然气款。
不过,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表示,每一千立方米385美元是最后底线,并威胁说如果6月16日上午没有收到付款,就切断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
又一轮外交纷争让这次天然气谈判蒙上新的阴影。此前,在试图控制抗议者6月14日攻击俄罗斯驻乌克兰使馆时,乌克兰代理外交部长大骂普京“白痴”。
民族主义者高举“克林姆林宫——不要控制乌克兰”的抗议标语,撕毁了俄罗斯大使馆的国旗,有一些人用石头打碎窗户,推倒了使馆工作人员的车辆。
乌克兰新一届领导人与其西方盟友指责俄罗斯为了切断冲突区与西方的联系,向叛乱者提供火箭发射器和坦克。在2014年二月份,一个亲俄地区投向俄罗斯。
6月15日,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说:“他们想看到流血冲突。”
北约公布的卫星图片显示,三辆俄罗斯坦克曾跨越俄乌边境到达顿涅茨克地区东部,武装分子在坦克上插上了他们所谓的“人民共和国”的旗帜。
莫斯科方面予以反击,指控西方国家支持乌克兰的危险“法西斯主义者”,称他们压迫东部俄罗斯民族,实施“惩罚性措施”。
6月14日,亲俄反叛者射落了一架乌克兰军事运输机,造成49民军人死亡。基辅认为他们的武器是由俄罗斯提供的。这件事导致了俄罗斯使馆遭抗议围攻。
在历时两个月的冲突中,乌克兰对东部工业地区的分裂主义者的控制逐渐升级。在此过程中,乌克兰军方的死亡人数是最多的。
乌克兰新任总统彼得·波罗申科(Petro Poroshenko)介入14日发生在东部城市的严重坠机事件,并对叛乱者表示会给他们一个“适当的回应”。
之后,在俄罗斯大使馆外发生了自发抗议,并很快演变成了暴力行动。
抗议活动持续了一整晚。最后一个青年人向使馆扔了燃烧弹,但很快熄灭了。
在抗议结束前,几十名警察只是旁观,并没有干预介入。
美国罕见的对这次行动表示指责,强调“(乌克兰)政府要遵守维也纳公约,提供适当的安全?;?rdquo;。
6月15日,基辅警方逮捕了三名使馆暴力行动嫌疑人。
乌克兰代理外交部长安德里伊·德晓斯佳(Andriy Deshchytsya)为安慰愤怒的抗议人群,被录下骂“普京是个白痴”。这使他陷入了外交争论的舆论漩涡中。
这句责骂被当地足球迷在球赛上高喊出来,之后成为了支持基辅政府的乌克兰人的标语。
但是,德晓斯佳的言论上了俄罗斯报纸头条,莫斯科高层对此尤为愤怒。
德晓斯佳的“言论超过了礼仪底线。”拉夫罗夫说,“我不知道之后要如何和他进行沟通。”
基辅媒体猜测,波罗申科有意指派自己的亲信出任外交部长一职,德晓斯佳作为最高外交官的日子屈指可数了。